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举办混合式教学课程建设与教学设计分享会

文章来源:       时间:2019年11月18日  点击次数:   [ 字体:  ]  

为进一步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课程改革和课堂革命,为混合式教学提供新的路径与策略,11月15日下午,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在木铎楼B309举办混合式教学课程建设与教学设计分享会,来自不同学院的30多位老师参加了本次分享会。



首先,法律与行政学院胡雪梅老师作了题为“混合”与“融合”的分享,胡老师指出,“混合式”教学是传统面授教学的升级版,其核心是将课堂前移到课前部分,对应布鲁姆认知理论,在混合式教学中,将记忆与理解部分放置课外,将浅层知识通过翻转课堂或在线资源的方式让学生进行课外自学,课内则以深层次学习为主,这与传统课堂很大的不同就是教师与学生身份的转变。胡老师认为,课前设计与课堂组织结合在一起才能真正实现混合式教学的效果,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课堂把控难度加大,超出前期预测范围,是对教师的挑战。胡老师结合实际教学案例强调了通过学情分析设定教学目标的重要性,并指出,“混合式”的精髓是要达到整体教学目标、教学元素、教学活动以及教学方法等贯穿课前、课中、课后的水溶交融,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混合式”教学。



接着,管理学院何昕颖老师为大家分享了“混合式教学:打造魅力课堂”的两个成功案例,分别从教育理念、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三方面展开。何老师指出,混合式教学课堂最主要的是培养自主学习者,教师需做到课前督促预习,课堂调动学生充分讨论,课后进行教学反思和带领学生巩固及创新;教师需要调整课时和面授量,要在教学设计和教学支持上找到相应的平衡点。



最后,国际商学部赵春燕老师介绍了混合式教学设计的评价标准,赵老师分别从学情与目标、内容与资源、过程与方法、评价与反馈、信息技术应用与学习支持、教学效果与特色创新六个方面详细展开介绍。其中,过程与方法这一测评点分值最高,接着,赵老师为大家介绍了每个评分标准的具体细则。


分享会最后,现场教师积极提问,针对“混合式”教学进行讨论。对于在教学过程中遇到学情不均的情况,分享会主讲老师表示,可尝试“双重式”教学,教师针对不同学生给予不同教学资料,灵活调整教学目标;对于如何调动大容量班级中学生的参与性,有效的解决方法是要细化教学设计,将教学内容按章节拆分,将任务分配到各小组并进行学生互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