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国际商学部于天远老师
清爽的短发,文雅的眼镜,简约朴素的着装,温文尔雅的气质。在她娇小的身材中,沉淀着一个女博士所具有的厚重学识。见到来自校记者团的我们,她微笑着逐个招呼,目光亲和中透着坚定。她是于天远,来自国际商学部的优秀青年教师。
教师,灵魂的塑造者
教师这个行业,自古以来就备受人们的推崇与向往。诚然,这是一个伟大的行业,同时又是一个与众不同的行业,“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北师大的八字校训是对其复杂性的最好诠释。站上在七尺讲台,意味着将肩负起比普通人更多的重任。
对于为何把当老师作为自己的职业追求,于老师回答说:“这是偶然性与必然性的共同结果。”大学时代的于老师就有做一名老师的念头。她的大学老师曾告诉她:“当老师可以永葆青春,因为从事这个行业总在和年轻打交道。长此以往,心态就会被年轻人潜移默化,从而青春常在。”自己的老师对教师行业别具一格的见解,让彼时还是一名学生的于老师对其产生了向往。后来,于老师如愿以偿成为了一名大学老师。在执教过程中,她对教师行业有了更深刻的思考:“我越来越认识到教师的崇高与伟大,因为这个行业的人始终都在影响他人成长,塑造他人的灵魂,这是我对其最基本的理解,也使我后来愈发热爱教师职业。”
当问及在执教生涯中所面临的主要困境时,于老师认为是从学生到教师身份的转变。这是一个全方位的转变,当一个学生很简单,他的主要任务就是获取知识;而当一名老师就复杂得多,要从获取转变为给予,这个转变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
心灵,因知识积累而成长
活着总需要点理想,像天空之于树木,海洋之于溪流,没有了理想,树木就会弯曲,溪流就会化作一滩死水。从学士到硕士,最后再到博士,是什么样的理想促使于老师在知识的高塔上一步一步向上攀登呢?
于老师很坦率的说:“我读博的初衷其实一点也不崇高,就是为了名利而已。但在读博后,我的人生观却发生了转变。因为读博的压力很大,付出很多,我读博初期不得不开始思索,读博到底是为了什么,活着又是为了什么?终于想清楚了——人活着是为了追求自身心灵的成长,而读博,就是让心灵成长的一种方式。”
学术水平的提高同时,于老师的教学水平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她在读博期间曾聆听中山大学多位名师的教诲,这让她在研究方法上有了很大突破,同时也为她的教学锦上添花。博士学位的修读,让于老师对知识的理解和追求更上一层楼,她学会了从方法论的哲学高度来思考问题。
人要有傲骨,但不能有傲气
采访前,记者从于老师的一些学生中了解到,她对待教学非常严谨和认真。谈到这里,于老师发出了一声感叹。她说,正是由于这种从小到大一贯的严谨作风,导致了执教初期自己在处理师生关系上的障碍。然而,在这次交谈中,记者眼中的她就像一位知心姐姐,没有半点傲气。于老师说,这种平易近人的性格并不是她生来就有的。
学生时代的于老师一直对自身持有很高的要求,对待任何事都非常严格和认真,乃致在做了老师后,她也如此要求学生。后来她才意识到,这种性格将会影响师生关系。在那之后,她努力尝试着去改变,慢慢成为了深受学生喜爱的“知心姐姐”。于老师语重心长地说:“朱自清说过,人要有傲骨,但不能有傲气。如果你带有傲气,就说明自身修养没有达到高层次的境界。”不过,于老师对于治学上却依然抱有严谨的态度,她觉得这是一个研究者的最基本素养,决不能抛弃。
“过来人”谈出国
我校不少同学,特别是国际商学部的同学有出国求学的想法。的确,外国的异域风情、迥异的国外生活体验、相较国内更加完善的教育模式,这一切对于同学们来说,不失为一个很好的选择。但是对于留学的具体规划,你准备好了吗?
当提及自己在国外的求学经历时,于老师说,由于自己始终保持着强烈的学习热情,所以总是积极主动地去和老师探讨,整个课堂常常变成她和老师两个人的学术交流会。作为过来人,于老师说,出国最主要是做心态上的准备,面对孤独时要坚强、耐得住寂寞;还要开放、主动,学会融入他乡生活,克服语言这一关;在学习上要敢于提问,积极活跃。
文/校记者团实习记者 朱捷、胡维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