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信息技术学院刘琨老师
她是一位年轻的老师,她为教育事业奉献青春;
她是一位无私的老师,她看着自己的雏鹰飞翔;
她就是2011年获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的刘琨老师。
理论实践两不误
“电路设计实践这门课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偏实践性。我的很多学生都是从这门课开始才拿起电烙铁。”刘老师很注重实践,她要求她的学生这门课一学期要完成六、七个实践任务。她说,学生都觉得动手多了以后上理论课的内容更加容易理解。而提到如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时,刘老师说她会在课外多组织专业讲座,鼓励学生参加新生赛、IT节等培养实践能力的活动。“拆东西也是个好方法!”刘老师笑着说,“别人有一批废弃的电路板,我的学生都像宝贝一样捧回去了。”
对于教学,刘老师说她一般是由浅入深,总体到局部的体系化授课。电路设计实践课程教学过程中对于理论部分一般都是提纲挈领讲解,鼓励同学们自己去查资料、主动学习,同时她还主张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自身能力选择教学方法,不同程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我重视实践,同时也不忽略理论教学,希望同学们既能轻松接受知识,又能独立思考。”
动力来自于兴趣
刘老师平日除了在课堂授课,还会在信息技术学院的创新实验室指导学生。“实验室的学生真的很优秀!”她丝毫不掩饰对自己学生的溢美之词。“他们对自己所做的事情是真正的喜欢,甚至是痴迷,我希望可以多一些这样痴迷的学生。”
刘老师认为兴趣和好的学习氛围可以激发人的潜能,在实验室中,学生们可以为了一个实验废寝忘食,更能为了一个参赛作品每天只睡两三个小时。“没有对专业的痴迷他们是坚持不下来的。”刘老师说道。
有了兴趣,然后踏实的做下去,遇到困难也毫不退缩,努力做好,坚持到最后完成的那一刻。“我相信这些孩子们,他们进入社会完全没有问题,他们已经具备了很强的能力。”对于新生们,刘老师也给出了建议,希望培养踏实的素养,多参加电子爱好者社团的技术讲座,多练多学,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育人为乐种桃李
“和同学相处下来我觉得四个字可以概括——教学相长。”刘老师表示授课的的过程更像一个交流的过程,“我也向他们学了不少。”
刘老师不仅是10级电子一班的班主任,还是电子专业学科竞赛和电子爱好者协会指导老师,她从教六年来,培养了很多优秀的学生。谈及学生,刘老师满脸的幸福。“每次看到我的学生们毕业走向社会,觉得他们像雏鹰一样,飞了出去,翅膀练硬了,飞得也越来越高了,我心里就会特别开心。”
刘老师还说,“如果有可能,我会一辈子做老师,做老师是一件幸福的事。”刘老师对学生全心付出,学生也对以成绩回报了她。刘老师指导多名学生在各类电子专业竞赛,获得了全国三等奖、广东省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的优秀成绩。
“做老师最大的感受是,你创造的产品是一个人,是有创造力的一个人,只要正确引导,他就能一直往前走。”正是凭着这份对于教师职业的热爱,刘老师才一步一脚印走到了今天。
采访后记:
刘老师十分随和,欣然接受了我们周末的采访。采访中,谈及教学成绩时她很谦虚,但一说起学生,她就有说不完的话,俨然把学生当做自己的朋友。
这次采访是一次快乐的交流,我们难以忘记,这样一位亦师亦友的老师。
文/焦莫寒 校记者团实习记者梁建媚 彭宽